個人、團體或組織想要成功,就需要了解組織運作的某些原則。
當你觀察組織最簡單的形式,當你尋求令組織運作的關鍵行動或事項,當你需要一套簡明扼要又有效的做法來教導他人,你會發現,其實只有幾點必須強調。
組織的目的就是讓計畫成真。
實現就是在現實中存在的一種狀態或一件事物。
組織並非只是一個花俏複雜的系統,以其自身為目的。 最糟的組織就是官僚組織。 為畫圖表而畫圖表,為定規則而定規則,只會徒增失敗。
一個複雜笨拙又無趣的官僚體系的唯一好處(不全是壞的),就是提供工作機會給那些在位者的朋友們。 如果組織沒有藉口要維持它運作的花費而帶來沉重的賦稅與威脅下破產的話;如果組織沒有以挑釁的調查和不必要的控制來增加人民或勞工負擔的話,那麼提供工作的組織並不罪惡,但除此之外便一無可取,而只有當賦予組織太多的權力時,它才是有破壞性的。
過去法國的君主和地主,為貴族的食客發明一堆頭銜與職務好讓他們有事可做,目的是要讓他們留在宮廷中以利監督,以免他們煽動領地內的人民造反。 「腳凳保管員」、「皇室睡袍持有人」和其他類似的頭銜被殘暴地搶奪、買賣與佔據著。
權位的爭奪(為了更有地位與受人尊敬和個人求生存的理由而作的努力)阻礙了人們為了要完成事情與為了要讓事情在經濟上穩當所作的有效組織的真正努力。
在實際營運時,組織通常會為自己創造出一隻難以相處的怪物,結果自己就被打倒了。 生產的損失和高稅金讓百姓或實際的生產者煩惱恐懼,這帶來了破產或反抗(通常一起發生),即使商業團體也不例外。
因此,一個組織(一群人、各個行業、團體等等)要有意義、有用且能長久維持,必須符合以上的定義:
讓計畫成真。
公司及國家其實都不乏夢想。 每一個公司負責人或國家領導者(那些最墮落的除外)都希望看到進步。 他們麾下的主管也一樣,而且幾乎所有的抗爭都是為了追求進步,所以員工也必定渴望如此。 也就是說,由上至下,絕大部分的人都衷心渴望進步。
更多食物、更多收益、更多薪水、更多設備,總之,就是更多他們認為好的或有利的東西。 而這也包括他們所認為不好的東西減少了。
受到普遍支持的企畫案,都是利多於弊的。 「增加糧食,減少疾病」、「增加華廈,減少陋屋」、「增加閒暇,減少工作」、「增加活動,減少失業」都是有價值、大家認同的典型企畫案。
但是徒有企畫案不過是空有一個夢想罷了。 不論在公司中或政黨內,有用的企畫案多不勝數。 問題只在於沒有將它們付諸實行。
企畫案失敗的原因林林總總。 範圍太大了、大家不感興趣、根本沒有必要、只會讓少數人受益,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缺乏組織方面的知識。
任何企畫案,不論是野心太大、只獲得部分認同、有必要或沒必要,只要經過妥善組織,都可以實現。
有些國家正風行所謂的五年計畫,這些計畫其實大都很有價值,但幾乎總是達不到預期目標。 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它們不切實際、野心太大或不被普遍認同。 這樣的失敗全要歸咎於缺乏組織。
讓人類失敗的不是夢想,而是缺乏讓夢想成真的知識。
良好的行政管理有兩個明確的目標:
一、 讓現有的公司、文化或社會可長可久。
二、 讓計畫成真。
有了賴以運作的基礎(指土地、人、生產設備和文化),你還需要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來將它維持下去。
因此,以上一和二就變成只剩二了。 那計畫就是「延續現有的團體」。 除非有人持續地維持它,否則任何公司或國家都將無以為繼。 因此,某種行政管理制度,不論多麼粗陋,對一個群體或群體任何部分的延續,都是必要的。 即使一個國王、首領或經理沒有其他體制輔助,你得直接找他抱怨土地、飲水或薪資問題,那也是一種管理系統。 即使是一群卡車裝卸工的工頭,也有一套極其複雜的管理系統在運作。
公司和國家不是因存在而存在,或因傳統而存在,維持它們的是某種形式的管理系統。 是某種形式的管理系統持續將它們維持在那裡。
當整個管理系統變遷或消失或被遺忘,會使組織瓦解,除非此時一種新的或取代性的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更換某部門的首長、經理或較低階的領導人,有可能讓制度部分或甚至全盤皆毀,因為這些新官可能不了解、不在意或遺忘了舊制度而使其停止運作,更糟的是此時新的系統尚未出爐。 在公司或國家中,頻繁的人事異動只會讓整個團體縮小、失序或一片混亂,因為這些異動會打亂之前也許存有些許的管理系統。
因此,如果管理上的異動、錯誤或缺乏,可以毀掉任何種類的團體,那麼,瞭解組織的基本原則是極為重要的。
即使一個團體處於影響點,沒什麼建樹,只能防止災難在眼前發生,它還是得要計畫。 既然有了計畫,就一定要設法執行,將它完成。 即使是一座城堡遭受攻擊這麼簡單的情況,也仍然需要防禦計畫,並加以執行,不論那計畫是多麼簡陋。 「把攻擊南面城牆的敵人打回去」是一道非常簡短粗略的命令,但它仍是觀察和計畫的結果。 透過某種管理系統,守衛南面城牆的動作才會發生,即使那系統就只是士官們聽到命令,然後把兵趕到那兒去。
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想要向債權人拖延時間,也得有計畫。 即使只為了處理那件事,也必須有個管理制度存在。
一個胸懷大志,企圖開創新局的年輕領導者,往往會陷入極度的沮喪,因為他發現自己只是在對付老舊的弊病。但這不能怪他「野心太大」或「不切實際」,問題在於他缺乏組織的知識。
就連民主國家的民選總統或首相,也會困於這種極度的沮喪。 他們並沒有像一般人說的「違背競選承諾」,也沒有「背叛選民」。 就跟國會中的其他人一樣,他們只是不瞭解組織的基本原理而已。 他們無法履行競選承諾,不是因為這些承諾太崇高,而是因為他們只是政治人物,不是管理者。
對某些人而言,活在夢想中就夠了。 他們覺得只要作夢,夢想就會自動成真。 若事與願違,他們就變得非常惱火。
許多國家數十年來都在混亂紛擾中浮沉,因為他們無法讓基本的夢想和計畫成真,更別提商業機構或社會團體了。
不管一個人是要開發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還是在高速公路旁蓋一個新的儲貨棚,他都會發現,計畫與現實間的差距,來自管理技術的缺乏。
不懂專業、財力不足,甚至缺乏授權或計畫本身不切實際,其實都不是計畫與現實之間真正的障礙。